在外的乡亲,回家过年别犯傻!
又要回家过年了!距上次春节团聚虽然已过去五年,但乡亲们的议论仍耳畔犹存,对有些人在外没待几年,回到家里就成了“假洋鬼子”多有非议。在此,我建议定居城市或在外地工作、生活的乡亲,春节回家千万别当农村人反感的“八大傻”: 1、乡音不见,满口阴阳的人。在外时间长了,口音有所变化在所难免,能说标准的普通话也无可非议。最怕出去没两天,普通话不会话,老家话不愿说,说邢普不标准,说话装腔作势,阴阳怪气,一说话就让乡亲们浑身起鸡皮疙瘩。记得多年前,我一坐上回乡的火车,第一件事就是回顾:“明儿”、“后奥”、“晌午”、“户玩”、“勺哦”... ...总怕让乡亲们说三到四。在外41年,乡音一直未改。 2、奇装异服,浓妆艳抹的人。春节回家,穿的整洁讲究甚至高贵一些是应该的。既可让乡亲们放心,知道自己在外混的不错;也可起到带动作用,让乡亲们明年跟着你一起出去闯一闯。但装束怪异、打扮娇艳,就大可不必了。穿破洞牛仔,露着膝盖老乡们会把你当乞丐。一脸浓妆,更会让乡亲们笑话。虽然“穿衣戴帽,个人爱好”,但还是别引起误会为好。一年365天,啥时想穿啥时穿,何必非在春节这两天。 3、清高自傲,怠慢乡亲的人。农村人是非常讲究尊老爱幼的,见了长辈张口有称呼,遇到平辈、晚辈主动打招呼,是非常正常的事,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礼貌。其实,自视清高是内虚的表现,是怕别人看不起的心理反应。你有无本式,在外混的咋样,乡亲们“门清”。人就象谷子一样,籽粒越多越饱满,头和腰就弯的越很。只有“莠子”才志高气昂,让人早早地拔去。 4、见多视广,显摆吹牛的人。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,出门在外肯定会有不少见视。春节回家,讲讲外面的新世界、新变化,创业致富的新途径、新办法,全国甚至世界上的美景、美食、美女,都未偿不可。但吹牛、显摆就大可不必了。有时,你到的地方村里人未必没去过,你讲的事村里人未必不知道,人家不过是不想让你下不了台而已。 5、过于讲究,嫌着嫌那的人。现在,农村和城市生活的差别虽然越来越小,但受条件限制,农村的取暖、WLAN、卫生、饮食等方面,不有许多不便。而且,你回去是为了节日团圆、让便宜高兴的,而不是挑三拣四、贪图享受的。嫌这嫌那穷讲究,左右不顺眼招人烦。 6、比阔充富,大把赌博的人。过节了,一些同学、发小、乡亲取到一起,玩上两把是可以的。但玩要有节,不能不分昼夜,打扰乡邻;玩要有度,带点剌激和竞争并无大碍,不能赌注过大,造成赌博;玩要文明,以免伤了和气,大家不欢而散。 7、东奔西跑,不陪父母的人。儿行千里母担忧。平时因为工作忙,也没法“常回家看看”。好不容易一家团圆了,多陪父母坐坐,聊聊家常,汇报一下自己的情况,是对老人最大的安慰。过去,老人最缺的是金钱,最怕的是疾病。现在,老人最缺的是陪护,最怕的是孤独。儿女们一定要懂得父母的心。 8、贪杯酗酒,酒后失德的人。中国的酒文化源源流长,讲究众多。亲朋好友相聚,无酒不成席。但饮酒过度伤身、要命的悲剧,这几年屡见不鲜,甚至导致人命官司。酗酒闹事者更多,轻者胡言乱语,吵吵闹闹,重者大打出手,致人伤亡,后悔莫及。 |
点赞
0
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相关热词搜索:
声明
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